2023-07-12 00:17:03 来源:哔哩哔哩
(相关资料图)
在重型隐身战机装备上第四代大推力发动机一飞冲天之后。有不少人提问,说当今已经现存的上千架机龄较新的代战斗机,既包括双发重型机也包括灵活的单发中型机,能不能同样装配上第四代大推力发动机来提高飞行性能,最终实现综合战斗力的批量式提高。这个想法本身是好的;而且在现实中也是可以实现的。虽然第4代军用大推与第3代军用大推名义上差了整整一代;但是在两者在物理指标上却相差不大。能不能很快升级换装,首先要看两种发动机的基本外观尺寸与标准重量是否有太大的差异。而实际上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对第3代与第4代大推来说,其进气的前风扇直径都在米到米之间,发动机的最大外轮廓基本都不超过米,也不会小于米;基本重量都在,
吨到吨之间,大多数都是标准的吨;差异一般不会超过50公斤。而长度多在5米到米之间,差异基本不超过20厘米。现代化的代到5代战斗机,都可以快速的换发维护。也就是从机体后部把发动机卸开固定螺栓后抽出来,要么进行快速检查,要么直接换发。一流大国基本都可以做到2个小时内完成单发的重新装配再升空。如果两种发动机的外观直径、标准长度与自重都差别不大,就可以快速更换,甚至都不用专门再设置配重或者发动机后边缘与机体之间的缝隙弥补措施。除非两种发动机的外在机匣的位置恰恰相反,否则都可以进行互换。大多数3代战斗机与代其实都可以直接安装上第4代大推力发动机进行试飞。当然之所以换发如此顺畅,本身在设计第4代发动机的时候,
也是仿照原先第3代大推已经存在多年的外观与重量指标进行的设计。因此从原则上来讲,大多数机龄较新的3代半战斗机安装上4代大推并没有问题。况且一些军事大国最早用来试飞第4代发动机的时候,就是用了三代平台先单发试飞成功后,再到隐身机上进行适应性试飞。在各种换发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上千架的代战机能否普遍升级发动机,就要看4代大推力发动机的实际产能。假设WS15在材料定型后当年就可以量产2000台,那么完全可以从中拿相当一大批给一线的代机群先换上。但现实中任何一种新发都不可能快速量产到每年上千台次。一种主力发动机能年产500台已经是一个世界级的数量。于是就很好理解:所有4代大推力涡扇的下线量,起码在前6到7年,肯定,
首先要满足对主要的服务对象,也就是标准5代到代战机的配套需求。只有在代战机生产装备到较大数量,甚至普遍换发更强大的变循环发动机之后,才可能考虑大量三代半战斗机的再升级问题!
关键词: